中国,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,农业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。神农时期,中国种植业已有了南稻北粟的品种选择,奠定了农业发展的基础。
农业不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,它承载着人类生存的保障,从稻粟的种植到丝棉的纺织,从居住的房屋到行走的车船,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形态的变革。中国最早结束了奴隶制度,形成了成熟的封建社会,这一进程远早于西方的原始部落时代。
农业的发展使得中国从汉代起成为世界的文化经济中心。我们应该感谢农业的早期贡献,对农业充满敬畏,对农民和农村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善待。
今日起,我将以《别拿豆包不当干粮》为题,发表一系列关于农业的小文,以表达对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敬意。
农事,不仅仅是下种、除草、收割的简单劳动,它涵盖了种植、养殖、纺织、酿造、农建、渔猎、杂工、祭祀等广泛领域。
种植涉及粮、豆、薯、菜、花草、树木(包括果树、茶树、桑树)等植物的种植、管理、储存、加工、利用技艺。
养殖涉及家畜和家禽的饲养、管理、医疗、骟势、配种、孵化、屠宰等技艺。
男耕女织是中国农业的生产分工,纺织是女人的特长,关门闭户抚育子女纺线织布;而男子则是田地里的劳力。
酿造涉及下酱、作醋、酿酒、点豆腐、漏粉条、腌菜等技艺。
农建涉及房舍、厩圈、埂坝、桥涵修建等技艺。
渔猎涉及结网、插箔、设套、布陷阱、造弓箭、造土枪,以及用药、用拍夹等技艺。
杂工涉及制造农具、铲碾子、盘磨、刻碑、打井等技艺。
祭祀涉及民俗礼仪、拜神祭祖、驱邪打鬼等。
中华传统文化,大多保留在农村,并得以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。文化在农村,不仅仅是记录在纸张文字上,更多的是存在于口传心授的活动中。
农民中有些出类拔萃的奇人,他们有的是精通农事诸艺的能工巧匠;有的是识文断字的民间秀才;有的是擅识阴阳的董二大爷。
新中国成立前,农村与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独立性,对城市的依赖性较低。中国共产党能在农村立住脚跟,与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随着社会大生产方式的建立,城乡分工日益明确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小型简单的农具退出了历史舞台,农村的铁木工匠手艺逐渐失去了用场。专业化和市场化使农民步入了单一的种植和养殖业,那些能工巧匠也离开了农村,走进了城市,成为了一代新兴群体——农民工。